Featured Faculty
John L. & Helen Kellogg Professor of Finance
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nance
Riley Mann
这是每个人目前挂念的问题:人工智能会抢走我的工作吗?
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但是凯洛格学院的Bryan Seegmiller和Dimitris Papanikolaou所做的新研究暗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这两名研究员与其他同事协作,衡量了工作者接触人工智能的情况及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就业的影响。
他们发现,人工智能在过去十年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么直接,也不那么严重。
一方面,一项工作暴露于人工智能越多,其需求降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另一方面,若一项工作暴露于人工智能越多,其工作者通常能够做出更多调整,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相对不受影响的任务上,并在这些领域表现更佳。此外,如果他们所在的公司大量使用人工智能,往往会提高整体生产力,并扩大员工规模,可谓是“水涨船高”。
例如,由于这些对立的影响在高薪职位上相互抵消,因此这些职位尽管大量直接暴露于人工智能,但是对于它们的需求变化在总体上几乎持平。
金融学助理教授Seegmiller表示:“ [人工智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力量,有些对你有利,有些则不利。”
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在人工智能热潮中求生存,工作者可能需要将其职责转到能与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作用相辅相成的任务上。例如,人们可能要将更多时间花在全局思考、沟通和协作。
Seegmiller说,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拥有这种灵活性对于“减轻其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在先前的研究中,Seegmiller及其同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于二十世纪后期就业情况的影响。他们发现,由于机器人、软件和信息技术颠覆了一些行业,并降低了对那些工作者的需求,因此中等工资的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因此而失业,但是一些人难以适应工作场所的新要求,例如学习使用不熟悉的软件。Seegmiller说:“这种重新分配可能很痛苦。”
Seegmiller与凯洛格学院金融学教授Papanikolaou一起,连同现就职于耶鲁大学的凯洛格学院博士毕业生Menaka Hampole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Lawrence D.W. Schmidt,合作研究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否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类似的剧变。
Seegmiller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几十年塑造劳动力市场的下一个重大事件”。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该团队分析了数据库提供商Revelio Labs收集的约5800万份LinkedIn个人资料,重点关注2014年至2023年期间的美国就业情况。根据简历中的信息,他们可以得知公司如何部署人工智能来执行特定职能。例如,在一名摩根大通员工的职位描述中,提及使用人工智能软件来预测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和欺诈行为。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执行的任务与O*NET中描述的所有任务进行比较。O*NET这个数据库提供了有关每种职业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的全面信息。如果某项人工智能功能的描述与通常由人类执行的任务相似,那么该任务就被认为“暴露”于人工智能,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很可能取代人类完成该任务。
研究团队发现,高薪的白领工作暴露于人工智能的程度通常更高,在收入的90%时达到峰值。
暴露程度较高的职业包括金融专家、生命科学技术人员、化学工程师和信贷分析师。相比之下,调酒师、清洁工和厨师等体力劳动职业的暴露程度最低。
直觉上可能认为,人工智能暴露度越高的工作最有可能被取代。但是研究人员的模型表明,人工智能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要微妙得多。
有些工作涉及多种任务,对于人工智能的暴露程度各不相同,或者说“差异性”很高。差异性高即表示工作既包括人工智能暴露程度较高的任务,也包括暴露程度较低的任务,这样会减少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因为工作者有足够的余地来调整他们的职责。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取代其中一项重复性任务,工作者也许能将更多时间花在制定战略或建立重要的业务关系。
Seegmiller最近在使用人工智能编写经济模型时,就亲身经历了这种转变,该项任务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通常需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就此闲着;作为一名教授,他的高差异性工作可让他转而丛事许多其他任务,例如撰写论文和思考如何有效地解释他的研究。他说:“由于我不必在其他事情上花费时间,因此能够专注于自己效率更高的事情,对我反而有好处。”
此外,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的程度也会影响就业情况。该团队再次利用LinkedIn数据,分析每家公司员工提及人工智能的频率,以此衡量人工智能的采用情况。他们发现,越密集使用人工智能、并将人工智能更多地融入工作的公司,总体生产力往往有所提高,从而能扩大员工规模。
当研究人员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时,发现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净效应接近于零,特别是对高薪工作。
虽然这些工作者的一些任务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许多工作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工作者很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任务上。此外,他们更有可能在那些经常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整体生产力和就业增长的公司工作。事实上,对于收入最高的工作而言,“就业份额”(即在特定时间内所有工作的比例)甚至略有增加。
Seegmiller指出,人工智能的影响“最终不仅仅取决于某些任务是否实现自动化,而是取决于这些力量的总和。”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对于某些高薪工作(包括商业、金融和工程领域)的就业份额的净影响仍是负面的。例如,商业和金融职业的就业份额在五年内下降了1.9%,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就业份额则减少了2.6%。
研究团队还发现,一些低薪体力劳动的就业份额有所下降。以食品加工和服务行业为例,大多数公司并不倾向于使用人工智能;因此,虽然人工智能没有取代他们的员工,但这些公司受到人工智能驱动的增长也放缓。总体上,该领域的就业份额下降了2%。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是推动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大力量。当研究团队考察研究期间所有职业的就业增长情况时,大约14%的变化可以归因于人工智能相关因素。
如果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进展可以作为引鉴,那么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作用将会持续增强。这对工作者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Seegmiller说,首先,像法律行业这样需要筛选大量文本的工作,可能会有更多任务实现自动化。软件工程师可能会将编写代码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这类工作的结果最终将取决于工作者的灵活性,以及他们的公司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例如,工程师可以通过转向更高层次的策略来适应。
当工作者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对于自身工作的看法。Seegmiller建议,人们应该考虑如何“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而不是与其竞争”。
Roberta Kwok is a freelance science writer in Kirkland, Washington.
Hampole, Menaka, Dimitris Papanikolaou, Lawrence D.W. Schmidt, and Bryan Seegmiller. 202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Labor Market.” Working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