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vgenia Nayberg
想象这样一个熟悉的情景:你坐在桌前,试图对某个问题想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你绞尽脑汁,写下三五个点子,然后就肠枯思竭了。你已经到达你的创意极限了吗?还是你该迫使自己继续想下去?
根据Kellogg学院的新研究,在创意型任务中坚持不懈会产生超出预期的效果。事实上,你最好的主意可能在思考过程后半段中产生,因此如果你停止的过早,有可能就与一个伟大的创见失之交臂。
正如Kellogg学院管理与组织学副教授Loran Nordgren所言:“人们就是太轻易放弃了,过早放弃会使自己丧失想出更有趣的点子的机会。”
Nordgren的研究团队发现,坚持不懈究竟可以产生多少新点子,人们往往低估这个数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创造性任务给人困难的感觉,能否成功也无法确定。这样想好了:当你花五分钟时间做长除法后,你大概就能清楚地知道再多给五分钟时间,你可以多解决几个问题。但是,要你对一项创意任务进行同样的预测就困难得多,致使坚持不懈的好处较不明显。
有鉴于此,当人们听到心里的声音告诉他们点子已经枯竭时,他们一开始应该置之不理。
“在创造性任务中,坚持不懈会给你带来比你预想的要多的东西,”Brian Lucas说,他之前在Kellogg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即从事这项研究,目前在芝加哥大学Booth学院任教。
一试再试
经验或研究都表明,坚持不懈是创造性成功的关键。毕竟,知名吸尘器戴森(Dyson)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发明出一台更好的吸尘器的过程中,曾经开发出5,127种吸尘器原型。同时一项研究显示,作曲家在一段时期内谱写出知名乐曲的数量,和谱写出的乐曲数量有关。
然而,我们并不清楚人们是否了解坚持不懈在创造性工作上所具有的力量。Lucas说:“尽管有研究探讨坚持不懈与创造力之间的实际关联,但是几乎没有研究探讨人们对这种关联有何感知。”
为了测试这些感知,Lucas和Nordgre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要求参加者在两次短短的时间内脑力激荡,想出有创意的点子。在第一次脑力激荡后,参加者有机会预测他们在第二次脑力激荡中会想出多少个点子。利用这个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对参加者的预测数字和实际产生的点子数做一比较。对于某些实验,研究团队还上网招募其他人来评定实验中产生的点子所具有的原创性。
在第一个实验中,24名本科生集思广益,想出可以在感恩节端出哪些创意菜肴。这些学生低估了他们若是坚持不懈可以想出的点子数量:他们预测自己可在第二次脑力激荡中多想出十个点子,而实际上他们想出了十五个。
有趣的是,第一次脑力激荡想出的点子多半平淡无奇,例如火鸡和土豆泥;第二回合想出的点子就更有创意,在原创性方面获得较高的评价。例如,一名参加者想出火鸡形状松饼的点子。
心怀疑虑
这种低估是否为创造性工作的特有现象?
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个实验,该实验让一些参加者执行高创意型任务,例如针对纸箱的用途进行脑力激荡,另外一些参加者从事低创意型任务,例如解决简单的数学题。
低创意组的参加者略微低估了坚持不懈:他们预估自己可以平均多解七道题,实际上他们解出八道题。而高创意组则更加低估了坚持不懈。他们预测平均可多想出六个点子,实际上他们想出了十个。
如何解释这些结果?由于创意工作不是一分耕耘就能得到一分收获的类型,因此你究竟有多接近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或是更多努力时能否产生更多主意,这些都无法清楚地确定。“你心中怀有这样的疑虑,因为你无法准确地确定自己的进展,”Lucas说。
当创意型任务让人感到困难时尤其如此。确实,研究人员在另一项实验中发现,人们对创意任务越是感到困难,就越会低估他们坚持不懈时所能产生的点子数量。
怀疑或肯定你的创造能力
研究人员想知道,在涉及金钱的情况下,人们是否会继续低估坚持不懈的价值。
为了测试这一点,研究人员对在四分钟脑力激荡活动中想出的每一个创意点子给予微薄的奖金。然后,他们向参加者提供一个“投资”机会:如果参加者交还部分奖金,就能再获得四分钟时间继续想点子,而且能继续获得奖金。
研究人员发现,总的来说,继续脑力激荡符合参加者的最大金钱利益,即使并非人人如此。也就是说,对坚持不懈持怀疑态度的人,继续脑力激荡反而对他们有害。
另外,研究人员还想知道,那些擅长于应对创意挑战的喜剧演员,他们又是怎样的情况。他们能否更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创意产能?
研究人员找来四十五名喜剧小品演员参加一项实验,这些演员要对一个喜剧场景想出各种可能的结尾。例如其中一段说:“四人在舞台上狂笑。两人举手击掌,所有人立即停止大笑,其中一人说______。”
和之前的实验一样,这些喜剧演员们低估了坚持不懈对于想出新奇结尾具有的效果。不过相比于其他参加者,他们对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更接近。他们估计平均会想出五个点子,实际上想出了六个。Lucas认为,这些人可能熟悉创意过程,因此能够做出更准确的估计。
坚持不懈的价值
从以上讨论中得出的重要实用信息是,如果你在一项创意型任务中感觉自己已经肠枯思竭,请忽略这个感觉,起码要忽略一段时间。
“再也想不出点子的感觉是不正确的,所以基本上不应听从这个感觉,”Nordgren说道。
研究人员并不是在鼓励人们无止境地坚持不懈;参加研究的人从事他们任务的时间也很短。因此,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小时、天或星期的时间尺度并不清楚。同时,没有神奇的公式能算出你想出最佳解决方案的时刻。
即使如此,研究人员依然发现将他们的研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上相当有用。例如,如果Nordgren和同事们在半小时的开会中想出的主意都很平庸,他们就不放弃。
他说:“从到目前为止想出的解决方案的质量来判断,如果它们不够好,你就该继续想下去,因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现。”
Lucas, Brian J., and Loran F. Nordgren. 2015.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 Value of Persistence for Creativ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 23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