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教练把一个全部由最优秀的运动员组成的团队组织在一起,大家都预测该团队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遇到缺少明星的团队时,精英队却尝到败绩。
例如1980年奥运会的“冰上奇迹”,一支由年轻球员组成的美国冰球队击败了四次奥运金牌得主苏联队。又比如2014年世界杯,德国足球队(一篇文章形容其为“没有超级明星”的“无名小队”),一举击败当时正寻求第六次卫冕世界杯冠军的东道国巴西队。
“人们很意外梦之队竟然输了。”凯洛格学院管理和组织学教授布赖恩·乌齐说道。“我们都以为,这样的团队人才济济,获胜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
这些令人困惑的结果反映出一些长久以来的问题,它们不仅发生在体育界,而且也出现在例如商业和科学研究等其他领域:创建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哪些要素?其中有多少取决于个人才能,有多少取决于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乌齐和同事们特别针对团队合作的一个具体项目进行研究,即过去共享胜利的记录。研究人员分析了篮球、足球、板球、棒球,以及一个在线电脑游戏的数据。他们发现,正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个别球员或玩家的表现对于团队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团队成员们一起获胜的经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乌齐说:“你必须要有才能做为基础。“但单凭才能无法充分实现潜力,必须以团队的形式一起发挥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天赋才能与团队合作
找出成功的团队合作背后的驱动因素在现代世界中至关重要。乌齐说:“就价值的产生而言,人类现今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再是由个人完成,而是由团队完成。因此,了解‘团队’到底有何秘密,对于解开所有类型的成功之谜非常重要。”
许多研究人员相信,个人才能和团队合作都有助于成功,只不过两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尚不清楚。
“真正的问题是:这两个因素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乌齐这么问道。“我们想试图将它们量化。”
于是,乌齐与凯洛格学院管理和组织学教授诺什尔·康崔特、印度乌代普尔管理学院的萨蒂扬·穆克吉(目前是凯洛格学院远程访问学者)、西北大学的黄云,以及维也纳工业大学的朱莉娅·尼德哈特,开展合作进行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假设,先前一起合作过的团队会比未曾共事过的团队更成功,因为团队成员可将过去合作经历中学到的教训用于当前。同时他们认为,在过去经历过成功的团队特别具有优势。
乌齐说,一次负面的经历会让团队成员彼此责怪,想不起细节,共享的信息也较少。他指出,当人们共享正面经历时,人们更愿意讨论,并且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
“这变成了学习的基础。”乌齐说道。“输的时候,情况则完全相反。”
从运动到网上对战
研究人员从体育领域下手,因为这个领域“有着大量关于个人表现的数据。”乌齐说道。研究人员从全国篮球协会(NBA)、英超足球联赛(EPL)、大联盟职棒(MLB)以及印超板球联赛(IPL)等来源取得个人和团队的统计数据。研究小组还研究了一个星期的“刀塔2”游戏的数据。这是一款由两队玩家进行对战的网上电脑游戏。
对于每一项运动和这个电脑游戏,研究人员可以看到哪些球员或玩家之前一起赢得过比赛。然后,研究人员计算出一个反映团队共享的成功总水平的分数。此外,他们还分析了个人表现的统计数字,例如平均每场球赛或游戏的得分。
接着,他们创建一个电脑模型,试图预测哪一队会赢得比赛。如果模型计入个人才能但不计入过去的团队合作,模型准确地预测出54–73%的比赛结果,具体数字依比赛类型而定。如果修改模型,计入过去共享成功数据,则准确率提高了2至7个百分点。
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人员试图找出才能和过去共享成功的相对重要性。他们的模型预估,个人才能解释了大约6–28%团队表现的变化,而团队过去的成功则解释了另外1–16%的变化。
共享正面经历似乎对板球和棒球来说最为重要。穆克吉推测,共享过去的胜利对足球和篮球相对不太重要,可能是因为许多得分是由进攻球员获得,而不是像板球和棒球,团队中的每个球员都有更大的得分机会。
如何创建一个成功的团队
总的来说,这些数字显示出个人才能比团队合作更为重要。然而,人们不应将这个结果解释为它意味着招募最佳人才就足以获胜。“能够以团队方式工作仍是一项重要因素。”乌齐说道。
例如,在职业运动中,人才往往分散在多个团队中。由于这些顶尖选手广泛分散,因此“能够以团队方式打球就变得越发重要。”他说。
乌齐认为,这些研究结论可以推广到商业界。他指出,公司会碰到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追求最好的人才,然而最好的人才却难以相处。”
那么,公司是否应该总是雇用那些过去曾经与现有团队成员成功共事的人,并且避免变更成功团队的成员呢?那也不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团队“可能会形成新类型的盲点。”乌齐说。例如,团队也许会一再使用同样的方法,而不去创新。虽然管理者应确保员工之间相处融洽,但他们也应鼓励人员更替,以便为团队带进新的观点和技能。
乌齐说:“你不能为了得到能融洽工作的团队人员而牺牲掉多样性。这两样必须兼具,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