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Meier
成功的初创公司被大公司收购并不罕见。Facebook收购了WhatsApp,Amazon收购了Zappos,微软收购了LinkedIn,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种收购模式已经引发有关是否应更严格规范这类操作的讨论。虽然这些收购的最终结果也许能提高效率,导致扩大生产规模并降低成本,但是收购也可能削弱竞争性,驱使价格上升。
一项近期研究指出,政策制定者也可能需要考虑收购可能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对创新的影响。具体来说,收购是否会最终阻碍初创公司往新的方向前进?
针对初创公司被大公司收购的可能性如何影响初创公司日后要开发哪些产品,凯洛格学院策略学教授尼可·马特斯格克和一名同事进行了研究。
他们开发的模型显示,当不存在收购的可能性时,新公司通常会比相对较老的成熟公司追求更大胆的创新。然而,如果未来有可能被收购,这种可能性可能会将初创公司推往更保守的方向,创造与现有产品十分相似的产品。这是因为相似的产品可能带给大公司更大的竞争威胁,从而使收购价格上升。
新公司的逻辑是,“我想把自己变得让你感到很棘手,正因这样你才会愿意付给我更高的价格。”马特斯格克说道。
这样的结果为反垄断政策辩论添加了新的变数。
“反垄断政策的宽容程度,挑战并购者的可能性大小,都可能影响公司开发的产品种类。”马特斯格克说道。如果大公司可以我行我素,任意吞并小公司,可能会导致“更加传统、缺乏激进和新颖的创意。”
垂直移动与水平移动
这项研究始于一个更广泛的问题。马特斯格克和他在史丹福商学研究院的合作伙伴史蒂芬·考兰德想要了解新公司或老公司更可能追求大胆的新产品。
在1960年代,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指出,具有成熟产品的老公司创新的动机较弱。毕竟,新产品的利润会取代旧产品部分利润,因此净收益相对较小。相反,新公司不会蚕食自家产品的销量,因此有较强的动机开发更好的产品。
不过,阿罗考虑的是“垂直”创新,也就是制造更高质量版本的相同产品。而马特斯格克和考兰德想研究的是“水平”创新,这意味着创造一个不仅是更好的产品,而且是不同的产品。例如,从iPhone 12到iPhone 13是垂直创新,从老旧翻盖手机到智能手机则是水平创新。
对立的力量
于是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老公司模型,该公司在市场上有一个成熟产品,以及一个新进公司。产品空间以一条直线表示,每一种产品都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两点之间相隔越远,表示产品差异越大。
然后,研究团队对两种情形进行比较。在第一种情形中,老公司必须决定其下一个产品的创新程度,也就是下一个产品相对于现有产品需要落在线上的哪个地方才能产生最大利润。在第二种情形下,新进公司经历了类似的决策过程。
我们无法立即明显看出哪一个公司最终会追求更大胆的创新。有几个相互对立的力量正在互相牵制:老公司或许想制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因为它侵食现有产品销量的可能性较低。然而,与现有产品偏离的越远,研发成本就越高。同时,初创公司或许不想开发与市场上现有产品过于类似的东西,因为竞争会很激烈,造成价格下降,利润减少。
“这是你死我活的竞争。”马特斯格克说。“哪一个力量更强?”
模型显示,在创意方面,新公司的动机占上风,竞争迫使新公司创造一种与老公司公司追求的产品更加不同的产品。
“结果是独立新进公司比老公司更想出人头地。”他说道。
谁是颠覆者?
然而,更激进的创意也伴随更多风险。例如,如果某个产品与现有产品大相径庭,最适宜采用哪些材料或制造流程也许就更不明朗。这种不确定性会增加创造出低质量产品的可能性。
研究团队在模型中捕捉到这个概念:激进的新产品失败的概率较高。不过只要产品并未失败,它成为高质量产品的概率就较高。换句话说,结果往往更加极端。“成品可能绝佳,也可能极差。”马特斯格克说道。
接着,研究人员考虑这个变数会如何影响颠覆过程,即新产品把旧产品逐出市场的过程。传统思维认为初创公司的想法较大胆,因此更可能成为颠覆者。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模型显示老公司被自己颠覆的可能性超过被新公司颠覆的可能性。由于老公司倾向于缺乏激进的创新,它的新产品相对来说更类似于现有产品,并且可能更容易取代旧产品。
相反,新进公司的产品差异巨大,以至于可能无法让所有消费者抛弃现有产品而改用新产品。由于完全背离现有产品,因此必需是“一种质量高出很多的产品才能消灭现有产品。”马特斯格克说道。
退出策略
最后,研究人员探讨收购问题:他们考虑了老公司可能收购新公司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如何影响新进公司的产品开发选择?
在这种情形下,初创公司创造的产品往往与现有产品更类似。新公司时时关注着未来被收购的可能性。如果公司做出与老公司产品密切相关的东西,他们就有可能增加与老公司的竞争,使收购价格水涨船高。
在现实世界中,新公司是否真的有意识地进行这类算计?马特斯格克认为,假设初创公司在做决定时考虑日后被收购的可能性是合情合理的。
“在许多行业,我认为首选的退出策略并非公开上市募股而是被收购。”他说道。“被思科买下是他们希望发生的事。”
不过他也提醒,该模型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代表实际经济,而是做为一种可行性检验,来检测逻辑论证以及评估某些效应是否比其他效应更强。例如,马特斯格克最初以为初创公司也许比成熟公司更可能颠覆现有产品,然而模型却显示相反的情况。
这项研究支持更严格的反垄断立法论点。如果能阻止大公司肆意收购初创公司的行为,这些小公司或许可以往更多新方向发挥创意,这些风险高但回报也高的努力最终可能为消费者带来裨益。
“这会使新进公司从事更加激进的创新工作,它们可能失败,但偶尔也能迎来极大的成功。“马特斯格克说道。“而那就是我们真正关心的事。”
Roberta Kwok is a freelance science writer in Kirkland, Washington.
Callander, Steven, and Niko Matouschek. “The Novelty of Innovation: Competition, Disrup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 Management Science 68(1): 37–51.